2021年,金壇區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硬任務,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整合各類資源強化保障,扎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全力推進農村戶廁無害化建設改造,目前全區已基本消滅農村露天糞坑,農村無害化戶廁率達100%。
加強生活垃圾治理。95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各鎮(街道)均建有一座易腐垃圾處理中心,并配備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運輸車輛。
強化生活污水治理。構建了包括2座城市污水處理廠、4處鎮污水處理廠和若干村莊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的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體系。開展河湖“清晏”行動,建成3條“五好河道”。
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清理村內河塘溝渠、排水溝739處,完成16個被撤并鄉鎮集鎮區專項整治,創成江蘇省健康村、社區9家,農村公路總長達1970公里,四好農路達390公里。
統籌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以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穩定在95%以上,廢舊地膜回收率穩定在85%以上。
2022年,金壇區將全力保持“增長好、推進快、亮點多”的良好發展態勢,不斷推動農業更加高質高效、農村更加宜居宜業、農民更加富裕富足。
“提基礎”,深植鄉村振興之“根”。健全防止耕地“非糧化”體制機制,開展小麥“五位一體”訂單生產。目標完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年建設任務,新建高標準農田0.7萬畝,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5萬畝以上。通過“一村一策”引領鄉村振興,確保年底16個經濟提升村村級經營性收入達100萬元以上。
“強產業”,培育鄉村振興之“源”。推動“山邊水邊城邊”資源數字化串聯,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組合路線。加大農業智能化示范應用,啟動數字農業創新應用推廣基地(河蟹)建設項目,加快河蟹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智慧生產管理系統、無人化漁場等建設。完成建昌紅香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任務,推動金壇雀舌、金壇水芹地理標志創建。
“優主體”,插上鄉村振興之“翼”。突出龍頭企業與優勢產業一體培育壯大,力爭創建更多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持續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扶持項目,加大農業重大項目引建力度。實施“五實四有”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法,新增區級以上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各20家以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